• 设为首页
  • 点击收藏
  • 手机版
    手机扫一扫访问
    迪恩网络手机版
  • 关注官方公众号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
    迪恩网络公众号
9217 0
砸蹊 发表于 2019-3-26 00:44:44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《Chinese baskets》/<中国篮篓>是德裔美国汉学家Berthold Laufer对中国传统竹编工艺的研究编著,全书使用了38幅图文介绍了中国的竹编篮篓工艺。此本为1925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。

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,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,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,可以盛放液体。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,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,制成竹藤胎的陶培。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。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种成形的胚坮,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。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,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、筐、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。

在殷商时代,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。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、米字纹、回纹、波纹等纹饰。到了春秋战国时代,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,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,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,编织也日见精细。

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,出土的有:竹席、竹帘、竹笥(即竹箱)、竹扇、竹篮、竹篓、竹筐等近百余件。

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。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“秦陵铜马车”底部铸有方格纹,据专家分析,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。

此外,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。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,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。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。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,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。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。

明代初期,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,游街窜巷上门加工。竹席、竹篮、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。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。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。

明代中期,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,编织越来越精巧,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,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。如珍藏书画的画盒、盛放首饰的小圆盒、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。

明清时期,特别是乾隆以后,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。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。

贝特霍尔德·劳费尔(Berthold Laufer 1874-1934),德国出生的犹太人,美国东方学家,汉学家。1893年在柏林大学从 Wilhelm Grube攻读汉学。1897年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。1898年移民美国。劳费耳通晓汉语,日语,藏语。1901年-1904年,1908年-1910年,1923年多次在中国进行长期考察,对中国的玉器,瓷器,象牙雕刻,牌搂等都有研究。自述“我深爱中国的国土和人民”。劳费尔晚年犯忧郁症,1934年9月13日,在芝加哥跳楼自杀身亡。

此本已经加入到:设计人类学系列

书名:Chinese baskets.中国篮篓.by.Berthold Laufer.1925年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
文件格式:PDF高清
文件大小:51.5M


【下载地址】
游客,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
收藏
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0

粉丝6

帖子134

发布主题
阅读排行 更多
广告位

扫描微信二维码

查看手机版网站

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

400-123-45678

在线客服(服务时间 9:00~18:00)

在线QQ客服
地址: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
电邮:green_ps@ppap.com.cn
移动电话:1330121564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( 苏ICP备15919873号